潞安集团循环经济发展路径研究方案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党的十八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也是企业转变发展方式、解决生态环境约束的根本途径。作为资源型地区,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紧紧抓住“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省”建设的重大契机,把循环经济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基本路径、作为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潞安集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全省推进循环经济建设的战略要求,确定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煤化工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坚持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积极推进煤炭绿色开采、绿色加工和废弃物资源化综合治理,不断拉长加粗煤炭产业链,构建生态工业园区,创立了新型的煤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但从客观上看,集团循环经济的实践仍处于探索阶段,与转型跨越发展的目标尚有一定距离,缺乏高效的运作机制、关键技术亟待突破等问题制约着全省循环经济工作的全面推进。未来五至十年,随着全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将日渐突出,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也会越来越大,潞安集团循环经济发展仍然任重道远。在新形势下,集团应深入落实集团确立的循环经济主导战略,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以创新为动力,切实做强做细产业链条,系统化构建循环经济推进机制,走出一条具有集团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一、研究背景和必要性
循环经济是资源的高端利用形式,也是资源资本在更高层次融合互动的有效载体。近年来,潞安集团通过延伸煤炭产业链,发展煤化工及循环经济,开启了资源型企业绿色发展、清洁发展、低碳发展的转型跨越新篇章。“十一五”时期,潞安集团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线,建设了屯留“煤—油”、高河“煤—电”、潞城“焦—化”和东古“电—化”四大生态工业园区,不断拉长加粗“煤—电—化”、“煤—焦—化”、“煤—油—化”三条主产业链,建设了两个层面建设国家级基地,即在集团层面第一个国家高纯度多晶硅生产基地和煤基合成油示范基地;上市公司层面建设中国喷吹煤生产基地和优质动力煤基地,走出了一条煤炭企业安全发展、集约高效发展、绿色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把潞安建成为一个以煤为基础,煤代油、煤变油为主的新型能源和煤化工企业集团,成为中国煤炭工业战线上发展新型煤炭循环经济的一面旗帜。
二、研究方案设计
本课题将通过对潞安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现状,矿区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研究设计新形势下潞安集团循环经济发展路径,为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一是在对潞安集团现有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及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全省循环经济发展现状,梳理国内外煤炭、煤层气、煤化工(包括能源化工)、煤制油等相关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经验,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对潞安集团循环经济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对发展中存在问题及深层次原因进行剖析,并依据国家和全省循环经济发展要求和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潞安集团循环经济发展的优势和特点及矿区生态环境承载力分析,按照“横向耦合、纵向延伸、循环链接”原则,对集团现有循环产业发展进行科学的评价,明确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足之处,明确下一步集团循环经济缺环补链的节点和建设重点。
二是深入分析当前及未来五至十年,世界及我国经济格局、气候变化、低碳经济等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影响,以及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综改区建设等给循环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从国家层面、区域经济层面乃至能源产业发展层面,认清发展环境,分析发展条件、把握发展机遇,从而科学制定潞安集团下一步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三是确定潞安集团未来循环经济展的发展战略和建设重点,完善和新建各产业和能源活动的循环经济发展路径,建立物质流、资金流、产品链紧密结合的循环经济联合体,实现资源跨行业、跨产业、跨区域循环利用。全集团应坚持循环经济主导战略,形成以煤炭等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多元发展为核心的循环经济系统和以矿山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两大循环经济系统,重点推进“绿色开采体系、清洁利用和高效转化产业体系、循环经济园区发展体系、矿山生态恢复与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努力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的“多效共赢”,并提出潞安集团创新循环发展路径的相关政策建议。
山西省生产力学会
2013年7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