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生产力学会
五届八次常务理事会上的工作报告
(2019年4月20日)
牛来有
各位理事、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在这春意盎然、万物复苏的美好季节里,我们大家欢聚一堂,召开省生产力学会五届八次常务理事会。受李雁红会长的委托,我向会议作工作报告,总结通报2018年工作,安排部署2019年任务。
一、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省生产力学会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主管部门省社科联和中国生产力学会的具体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在有关单位和企业的协助配合下,在全体理事和理事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围绕全省的工作大局,紧扣全域旅游、生态环境治理、品牌战略研究等重点工作,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少而精、少而实的工作原则,认真履责,务求实效,各项工作实现新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是加强学习,大局意识又有新提升。制定了党建学习计划,组织驻会理事系统地学习了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学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理论,用新思想、新理念指导学会工作,统一思想认识,强化宗旨意识,凝聚奋进力量,把握发展大势。通过坚持不断的学习,全体同志的“看齐”意识和“大局”意识明显增强,履职能力明显提升。年初召开了常务理事会议,安排部署了全年工作任务,制定了目标责任制,将任务落实到人。定期召开会长扩大会议,专题研究、督促落实,保证了学会工作生动活泼、有序开展。
二是突出重点,主题活动取得新成绩。2018年初,我们组织召开了“桦桂杯”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主题报告、研究论文(调查报告)评审会。将获奖论文(调查报告)汇集成册,分发大家学习,并送相关部门参考。组织了“桦桂杯”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研究学术交流,表彰奖励了优秀研究论文作者。为了促进成果转化,我们对获奖论文(调研报告)中的好意见、见解进行了摘编,报送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五届七次常务理事会之后,我们围绕十九大提出的“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新目标,以“全域旅游,绿色崛起”为主题,以探索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促进绿色发展的有效路径为主线,以推进全域旅游、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联合省旅发委、阳城县政府、皇城相府集团组织开展了“皇城杯”全域旅游绿色崛起主题活动。
活动期间,李雁红会长亲自领题,就发展全域旅游的总体情况、工作亮点、创新做法、存在问题等,带领专家、学者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以太行山为脉络,组织专家委员会成员深入晋城市的阳城、泽州等县,对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景点、景区和古集镇、古村落进行解剖式研究。完成的《阳城县全域旅游发展调研报告》,经专家评审论证后,已报送省政府,楼阳生省长圈阅。张复明副省长批示:这个报告很有见地,请省文旅厅、晋城市吸纳有关建议,予以关注。请省电视台专门报道一下。
与此同时,面向社会开展的“皇城杯”全域旅游绿色崛起研究论文征集活动,得到理事、专家、学者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共收到研究论文(调查报告)60余篇。今年3月19日,我们组织召开了专家评审会,对入选的47篇论文(调查报告)进行了评审。
三是围绕大局,课题研究再创新成果。重点开展了三个方面的课题研究:
第一个是县域污染排放特征研究。我们紧扣全省开展“转型项目建设年”的工作大局,按照省委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的工作部署,围绕破壁资源转型、生态环境保护等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结合全省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实际,与省环境规划院的专家联手,选取了全省10个典型县(市、区)开展调查研究。期间,我们在省生态环境厅和各市的大力支持下,在有关专家、理事的积极参与下,先后深入到太原市杏花岭区、娄烦县和沁水县、霍州市、盂县、忻府区、平鲁区、右玉县、山阴县、云州区等地的农村、社区、企业以及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牲畜饲养场、重要河道和饮用水源地,围绕环境保护和二次污普等相关内容,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形成的《山西省典型县域污染源特征调查报告》,得到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贺天才副省长批示:请环保厅阅研。
第二个是品牌战略研究。我们紧紧围绕我省“促改革、调结构、增动能,着力破解资源型地区创新发展难题”的工作大局,会同省工商局、太原市工商局、清徐县政府,邀请有关专家、学者组成课题组,以享誉全国的“山西老陈醋”品牌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解剖分析。完成的《从水塔醋业品牌发展看如何振兴山西醋业专题调研报告》,针对调研发现的水塔品牌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传承醋文化、做优醋品牌、做强做大山西醋产业等七个方面的思考与建议,受到省政府和太原市领导的高度重视。省长楼阳生和市委书记罗清宇圈阅;副省长曲孝丽批示:“请省质监局认真研究”;省政协副主席、省工信厅厅长李晓波批示:“合作处认真研究落实,拿出具体支持意见”;市长耿彦波批示:“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阅研”。省工商局局长张九萍批示:“研究、落实好建议”。
第三个是对大阳古镇保护与发展的研究。我们紧紧围绕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推进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重点工作,联合省住建厅、晋城市泽州县,邀请有关专家、学者组成课题组,就大阳古镇保护与发展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完成的《大阳古镇保护与发展研究报告》,在对位于晋城市泽州县南太行腹地的“三晋第一镇”——大阳古镇的资源状况、保护与开发的意义、价值与前景及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刻剖析的基础上,从大阳古镇保护与发展的总体定位;科学利用与合理开发;寻找“引爆点”让古镇“火”起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修复周边环境风貌,解决制约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延续传统工商业发达的辉煌历史,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布局,让百姓得到更多实惠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大阳古镇保护与发展的具体思路与对策。报告分别呈送省政府及省住建厅、晋城市政府和泽州县政府。副省长贺天才高度关注,明确批示:“请住建厅阅研,积极采纳”。
四是创新驱动,联合协作迈出新步伐。加强与省企业家联合会、生态环境协会合作,推进重点企业的咨询服务和环境治理工作,并与相关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使学会的工作做的更深、更细,更加契合中心任务、符合决策需要、体现自身特色。
与省国际文化交流协会、省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小店区人民政府、太原华杰集团共同承办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活动。具体包括“大都会国际艺术节”和“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合资企业发展座谈会”。历时5天的大都会国际艺术节,由名人书画展、长三角艺术精品展、文化商品展、文艺演出等板块,很受民众赞赏。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合资企业发展座谈会,吸引了多位省部级老领导积极参与。与会同志共忆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共话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紧迫需求,坚定了坚持改革、致力改革的决心和信心。整个纪念活动主题突出、气氛热烈、振奋人心。
五是规范廉洁,自身建设得到新增强。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廉政准则,规范办会,廉洁办会。按照行业委员会党委的要求,在加强学会“三基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有益于加强基层组织、夯实基础工作、提升基本能力的工作。加强了党支部建设,理顺了学会党员的组织关系,坚持了“三会一课”,制定并坚持了学会党支部工作的14项制度,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开展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健全完善了驻会人员的日常学习工作制度,规范了文书档案管理,引导学会党员干部、专家委员会成员和全体理事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大局观念、增强履职能力,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实现依法办会、廉洁办会、务实办会打好了基础、培育了队伍。
不断增强学会网站建设,及时编发《会讯》和《学术观点》,为广大会员提供了研究、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主动了解、切实解决会员、理事、专家学者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为他们提供了较好的环境和条件。充分发挥学会沟通协调的优势,进一步加强了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并完善了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专家学者的积极性,激发能量,形成合力。
回顾2018年的工作,成绩来之不易。一年中,我们的专家、学者和理事,齐心协力、扎实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比如省生态环境厅副巡视员成钢、山西大学梁红岩教授、山西财经大学卫虎林教授、太原市文化局原局长李钢等,在生态环境治理研究、污普调研、全域旅游研究和品牌战略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学会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认真研究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比如学会优势需要进一步发挥、工作质量和研究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重点成果的利用转化有待进一步加强、履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工作和研究条件需要进一步改善等,都需要我们潜下心来深入研究探索、逐步加以解决。
二、2019年重点工作安排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我省在“两转”基础上拓展新局面的攻坚之年。2019年,我们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创造性地贯彻中央经济工作大政方针和省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6项重点任务,以研究探索新时期进一步发展和解放生产力的新办法、新实践为落脚点,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工作原则,按照问题研究、工作探究要求深、求精的工作思路,高质量、高水平做好学会工作,为进一步打造山西转型发展的新优势新动力新形象做出积极贡献。具体讲,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在政治理论学习上见真功。要把进一步全面、准确、深刻学习领会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与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有机统一。要把学会的政治理论学习与党支部组织的学习有机结合,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历史地位、实践要求的理解和把握,真正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更加自觉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统领工作、指导实践。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从破除僵化保守、因循守旧、封闭狭隘、资源依赖、随遇而安、慵懒散漫的思想观念及行为习惯入手,扎实开展“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着力解决改革意识不强、创新精神不足、扩大开放不够、市场理念不浓、工作标杆不高、作风不实等问题,努力营造解放思想、对标一流,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的浓厚氛围。
(二)在助力山西转型发展上再加劲。重点抓好“一个主题活动、三个专项研究”。
一个主题活动:就是联合省生态环境厅开展“绿水青山杯”生态环境保护主题活动,全力做好“山西省环境保护措施评估及环境经济影响分析”的主题研究,并面向全省开展征文活动。
三个专项研究:重点是围绕全省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做强做大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品牌的发展目标,继续与省文化和旅游厅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探索以县域旅游拉动乡村振兴的现代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一是以黄河资源体系为研究对象,探索沿黄文化旅游带的发展思路与实施路径。二是以省内长城资源为研究对象,探索打造独特旅游之地的发展思路与实施路径;三是继续就大阳古镇的保护与发展进行深层次研究,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把脉开方,提出实质性保护、高起点利用和科学开发的对策建议。
同时,继续会同省生态环境厅和环保规划院办好两件实事。即:一是继续完成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的相关工作;二是在阳泉、朔州、吕梁等市开展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工作,为构建以“三线一单”(明确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划定环境管控单元,提出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献智出力。
(三)在创新服务上再深入。
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在总结近几年在牵线搭桥、助力企业发展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坚持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为企业破解发展困局上,坚持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反映诉求上,为企业发展献智出力。高度重视研究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通过多种渠道把研究成果及时推广到发展的实践中。强化沟通联系,广泛邀请专家、学者参与到课题研究、咨询服务与学术交流上来,进一步增强学会的凝聚力。通过调查研究、主动服务与相关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将学会工作做深做细。
(四)在联合协作上再推进。要积极主动取得全国生产力学会在全域旅游课题研究方面的指导、支持,打造精品课题成果。与省国际文化交流协会合作,共同举办建国70周年纪念活动。继续加强与企业家联合会的合作,积极推进重点企业的调研工作,充分发掘企业在管理、技术、创新方面的先进典型,积极探索我省创新驱动优秀企业的经验总结、表彰推广的有效途径和渠道,并选择优秀企业和优秀研究成果推荐参加第十一届全国优秀生产力奖的评选。
(五)在学会自身建设上再加强。认真贯彻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总要求,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三严三实”、“四讲四有”。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求真务实之风、创新进取之风,进一步巩固学会目前形成的遵纪守法、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工作局面,为探索新时代学会工作的新途径贡献力量。
在发展壮大学会专家队伍上再加力。重视各类专家的吸收与引进,进一步完善专家委员会功能,为学会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奠定扎实基础。
不断提升学会网站、会讯和《学术观点》的质量与水平,为会员提供研究、学习和交流平台。采取积极措施,切实解决理事、专家、学者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营造良好环境,整合各方力量,激发能量,释放热量,努力把学会建成和谐之家、研究之家、会员之家。
同志们: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复杂形势向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日新月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我们提出了诸多的研究课题。我们要不断强化大局意识,坚持一流标准,在依法履责、服务大局上取得更大成效。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担当干事、激情干事、开拓干事,扎扎实实完成好今年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满怀信心的把我会工作推向新台阶,为实现我省高质量转型发展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谢谢大家!
|